2025/7/3
今天預計坐二號公車至終點站的 Le Tour,搭乘 Charamillon
纜車上山後,在山上健行最後由另一邊的 Vallorcine 纜車下山,最後再搭火車回。
↑ 早上的綠湖
↑ 早上的綠湖
Charamillon
纜車九點才營運(七月中改八點半),二號公車終點站就在纜車站前,非常方便。由公車下來的人都是要上山活動的,有的選擇步行,有的則是像我們等纜車站開門營業。今天學聰明了,直接在指示持有
pass 的入口等待。
開門的時間不太準時,但大家也都沒有躁動。Charamillon 纜車與 Flégère
纜車一樣,都是一次可以乘坐十人。纜車海拔由接近一千五百公尺上升到接近一千九百公尺,上升不算高。坐在纜車上,看著早半小時走路上山的隊伍,已經爬到一半了。
↑ Charamillon 纜車山上站及後方的 Aiguillette des Posettes
↑ Charamillon 纜車山上站及後方的 Aiguille de l'Encrenaz - Aiguille de Mesure 雙岩峰
Charamillon
山上站旁邊還有個吊椅,小朋友們表示非常想去坐。但這吊椅一次就上升到接近二千二百公尺的海拔,而我們要去爬的山也差不多這高度啊!心想不能這麼廢,於是就跟大家說要用走的上去。後來想一想,既然有
MultiPass 可以免費坐,那不如走到上面的站坐下來,再坐上去就好啦!皆大歡喜。
↑ 白朗峰
↑ 許多單車騎士暢快地滑下草坡
上去的路有好幾條,不過我選到了要繞比較遠的。走了一段後,看見隱約其實有小路可以切到另一邊,就切過去了。一切過去先走在單車專用的道路上,怕他們單車衝下來很快,我們有危險也怕害他們摔車,於是又趕緊想找路再切。正在尋覓時,大兒發現一條被草叢蓋住,但底下有人踩踏過的小小路,我們就順利切到想走的路徑了。
我們走的這條是一條未開放吊椅底下的維修路,非常地直。抵達吊椅站後,我們便開心地坐吊椅下去。到下面後,再去纜車站上個廁所,再回頭坐吊椅上山。坐在吊椅上當然取得稍優的視野,將整個人心情放鬆,好好享受這片草原與白朗峰的景色。
↑ 吊椅山下站及後方白朗峰
再度回到山上的吊椅站,該步行了。路徑頗大條的,應是結合了單車道的功能。我們往北邊瑞士邊界走,如果往南,則可繞至
Tour 冰河邊的 Albert 山屋。此山屋據說非常非常靠近冰河。
↑ 吊椅山上站
↑ Mont Buet
瑞士邊界並不遠,邊界附近有間 Col de Balme
山屋,正有超多人聚集在此。屋前桌椅坐滿了人,屋旁草地一堆人在整裝、聊天,另有不少健行者正由下方辛苦地爬上來。這兒屬於
TMB 路徑,這些人大概都是來走的,真不錯。邊界附近有顆界石,兩邊分別寫
France/Suisse。我喜歡這種傳統不太現代化的邊界標示。
↑ Col de Balme 山屋
Col de Balme
山屋後方的兩座山峰便是我們預計的目標。更遠有有座尖尖的岩石山峰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正想說是不是順便要去走。不過這山稜線看起來頗窄,不是很確定小朋友行不行,正巧這時候小朋友又為了要在哪兒吃午餐吵了起來。一般都是小兒不能接受臨時變更,與他預期不同而在吵。但這回我有點忘了怎麼吵起來的,只知道我到了岔路,見他們在後頭吵,便直接往尖峰走,想可以走到哪算哪。大兒跟了過來。
↑ Aiguille de l'Encrenaz - Aiguille de Mesure 雙岩峰
↑ Croix de Fer
此尖峰是 Croix de
Fer,稜線窄窄的,先在草原後岩石中行走。我邊走邊回頭確認大兒是不是 OK,也看一下
wt 是否有叫我回頭的訊號。大兒超過我,一聲不響地就往岩石爬上去,後頭 wt
隨即跟上,沒說什麼。
↑ Aiguille Verte
↑ Col de Balme 山屋與白朗峰
↑ Lac d'Emosson
↑ L'Arolette
古老的阿爾卑斯山岩石堅硬,所以看起來瘦瘦的山稜,仍然可以找出一條穩固的路線。Croix
de Fer
稜線雖然遠看有點危險,但其實一般人不要懼高應該都足以應付。小朋友們最怕邊走邊玩,所以被就近看管。
↑ 右上露出 Trient 冰河尾端
↑ L'Arolette 與後方 Aiguille de l'Encrenaz - Aiguille de Mesure 雙岩峰
Croix de Fer 的意思是「鐵製十字架」,山頂還真有個鐵十字架。山頂視野風光無限,前方即是瑞士 Martigny-Trient
的山谷,矇矇矓矓的。山頂架有一十字架,空間不算大,但要吃午餐也足夠。西側明顯可見到一大水壩,其後便是
Lac d'Emosson。湖再往南側看,連綿的岩石山峰戛然落下,與 Aiguille de l'Encrenaz
- Aiguille de Mesure
雙岩峰中間形成了一個山谷。山谷後頭昂然立著一座三千公尺級高度的山,便是 Mont
Buet。
↑ Croix de Fer 山頂
↑ Croix de Fer 山頂看向瑞士
往東南看,Trient
冰河尾端露出來。往南看是來時路,更後方便是霞慕尼谷地,白朗峰以其最高峰的雄偉,在這兒幾乎視野良好之處都看得見。往西南看,原訂要登上的
L'Arolette、Tête de Balme
兩座山頭滿佈青草,其中有幾片未融的雪點綴其中,有許多隊伍已經在山頂眺望遠景了。
午餐我們不選擇在這兒吃,因為瘦稜仍是我們心中無法放下的大石。小心地看著小朋友,大兒幾乎全程都不需要我們幫助。回到岔路,續往
L'Arolette 走,不用多久便已登頂。
↑ L'Arolette 山頂
我們在 L'Arolette 邊坡隨意坐下午餐,邊吃邊享受視覺饗宴。餐畢續往 Tête de Balme
走,需下個鞍部再上登。Tête de Balme
山頂位於瑞法交界之處,意思就是說,我們由法國出發,走進瑞士後,又再走回法國了。Tête
de Balme 山頂有設立基石,上寫 1891
我猜是編號。由山頂向西稜下山,寬稜草原中明顯的一條山徑。西稜下至鞍部,一個大隊伍在這兒休息聊天。
↑ Tête de Balme 山頂
↑ 瑞法界石
我們要再往前續登 Aiguillette des Posettes,後再回此往纜車站走。Aiguillette des
Posettes
的登頂路有很多岩石路段,散落的岩塊中間經常會有小徑可走。山頂是一塊岩石小突起,立有指示牌。由山頂往西北側稍下去,設有十字架之處,可向下展望
Vallorcine
所在的谷地。我們搭乘火車來霞幕尼就是走這個谷地。山頂西南側另有一顆小的三角點,不過與
Tête de Balme 上所見不同。
↑ Tour 冰河
↑ Aiguillette des Posettes 山頂
↑ 俯瞰 Vallorcine
↑ 俯瞰 Le Buet
Aiguillette des Posettes 有路可再下至 Le Tour、Montroc,是標準 TMB
路線,因此在下山時,我們見到好多人揹著大背包往上爬。一些看起來有點像是美國人的隊伍,男男女女個個都很年輕。他們年紀輕輕就懂得來走
TMB,我在他們這年紀時可能還不懂事呢!
↑ Vallorcine 纜車站
下至鞍部,接下來就是大土石路,一路接到 Vallorcine
纜車站了。至此,也大概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再度訪 Vallorcine,這次坐上由 Martigny
開過來直抵霞慕尼的車。這回我們沒帶笨重的行李,可以自在地坐進客艙了。
↑ Vallorcine
請問可健行路線, 是參考甚麼app 或地圖/資料呢?
回覆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