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自忠登兒玉山、東水山、北霞山

DSC01988

2023/12/11


天微亮,在住宿的石槕街區買好早午餐,便一路驅車往自忠開去。約莫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自忠時,好多接駁車載著遊客正在此處欣賞日出。溫度不若想像地低,僅穿個防風外套就下車整裝了。途中太陽自石山稜線繃出來,才發現這是我們帶小朋友第一次看到日出啊。

走進特富野古道,一時間忘記上切點,以為走沒幾步就看到了,結果差不多是五十公尺處。拉著樹根上邊坡,然後就是一段杉木林中的上坡。大兒子比較怕熱,但在這兒也說有點冷。將頭巾、薄外套讓他們穿上,結果走沒多久就通通脫掉了。

過了從前種山葵的地方,山徑慢慢地往稜線上走,開始可以曬到太陽了。今日氣溫回升,一接觸到陽光,那熱度明顯感受得到。一路來到兒玉山岔路,本來是打算略過它,但問了 wt 一句是否要上去,她回說:「好啊」,然後我們就上去了。

事後 wt 說他不知道兒玉山不在往北霞山的路上,不然她就會下背包。

DSC01958
↑ 兒玉山展望

DSC01965
↑ 兒玉山展望

往兒玉山指標是寫 15 分鐘,但我們不到 10 分鐘就上來了。山頂的景觀與先前來差不多,一家人拍個合照後,迅速回程。回到岔路,續往東水山,這段路徑在等高線上看起來起伏不大,但在前段有一些山徑夾雜著樹根,走來速度也快不上來。進入爬升段,地上松針遍布,不久即抵東水山。

DSC01967
↑ 東水山途中看塔山山脈

DSC01968

DSC01973-horz

DSC01975

兒玉山與東水山倆個兒子都上來過了,不過當時是都用揹的。女兒則是第一次來。

合照完,便往北霞山走,警告路途遙遠且不明的告示牌仍在。這段往北霞山的路徑有些起伏,但大致上是漸漸往下的(東水山 2611 公尺,北霞山 2472 公尺),中間兩個較高的山頭是 2550 與 2512 峰。2550 峰不用上去,2512 峰就要了。環境上,杉林、箭竹路徑混雜,直到 2512 峰前高度約 2450 的附近才開始沒有箭竹。箭竹並不高密,大人很好過,兒子們倒也可以,但女兒的高度就要一直被掃臉。有一段她的手還被箭竹刺到,讓她抱怨「箭竹壞壞」。

DSC01976

DSC01978

整段路有非常多的大樹頭,令人有淡淡的哀傷。一路上幾乎都無展望,往 2550 峰的路似乎有山友去探過,路徑清楚,但無綁布條,不要太迷糊的山友應該也不會誤闖。

DSC01981

2512 峰這兒有顆石頭被畫上了十字,過過基點的癮。這兒另有條路徑可下霞山林道,寫約 20 分左右,路徑還算清楚。往北霞山則約 35 分(但我們走了 50 分)。下 2512 峰後,漸漸地環境轉為常見的中級山林相,路徑雖偶有一些上下,但落差都不大,很好走。抵南鞍營地岔路,取左續行。倆兒子知道快到了,腳步愈走愈快,最後甚至我們是用跑的登頂。

DSC01983

DSC01984

DSC01985

DSC01990

北霞山頂僅有小小展望可見玉山北峰、北北峰,山頂腹地也不算大。我們在山頂待了約 40 分,用餐、吃餅乾、喝能量飲、咖啡。離去前提醒小朋友去摸摸三角點,這兒我們說了好幾年才總算來了,下回要再來,不知道要多久以後了。

DSC01992-horz

DSC01996

DSC02003

DSC02004

由東水山走過來北霞山,約花了 1 小時 50 分,結果我們回程也走這個時間。主要是女兒在回程走得相當好,跟在我後頭的她,竟然跟的上我的腳步。雖然我腳程不快,但以她五歲的年紀,也太厲害了吧。看她在落差大的地方,抓樹根、踩踏點,俐落地上來,我想我們真的是有些小看她。

DSC02005

DSC02012

DSC02013

回東水山,續前行,下個小鞍,走在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崩崖邊,上坡,來到東水山西峰,無基點。不過我記得以前來的時候,雨量測報站那兒才叫西峰,但的確這兒較高也比較像個峰。由測報站開始下坡,初陡後緩,陡的這段還是提醒小朋友要小心。

DSC02019
↑ 東水山西峰途中看 2550 峰

DSC02023

由自忠上來,經東水山下至古道 2.7K 這一段,一段距離都釘有黃色菱形的數字牌,除有反光作用,也方便需救援時的定位。下古道,非例假日人潮少少的,走來安靜舒適。小朋友邊走邊玩,這 2.7K 倒也一下子就走完了。古道口有一些人潮,有些才剛要開始走。我們整裝回家去。

DSC02029

DSC02031

DSC02034

DSC02036

DSC02037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下大武山

DSC01935
↑ 霧大連絡道上看中間的神趾山及下方的大武部落

2023/11/25

下大武山,標高 880 公尺,森林點補藤(04),屏東霧台

下大武山森林點位於屏東霧台下大武部落上方,對我們來說車程費時要二小時。之後要走產道再走並不是好走的登山路徑,一直以來都不列為優先造訪對象。幾天前校長在臉書張貼下大武山 O 型繞的路線,結合了部落尋根路,山徑清楚且安全無虞,這才激發了我來走走的念頭。

過了神山之後,不久在抵霧台前取左下走霧大連絡道。水泥路一路彎彎曲曲往下,至底後再過僅容一車寬的吊橋,便來到下大武部落。我們選擇停車於校長航跡中 O 繞登山口旁,可停一台車,如果將草整平還可再多停一台。

DSC01861

在台南已有些許涼意的日子,在屏東仍不覺過冷。沿著整理好的山徑走稜線往上,陡峭、易滑之處皆架有粗繩索,且繩頭都用鐵釘固定住,令人感覺相當安心。一路上僅見幾條紅塑膠繩綁的記號,但山徑清楚且經常有人工修築的痕跡,路條在此倒也是多此一舉。

DSC01866

DSC01877

山徑愈往上,視野愈開闊。後頭是霧頭、井步山,再稍下即是霧台山。另一邊由遠至近是三地山、德文山、戶亞羅山。這路既是部落開闢且有尋根意圖,中途見到石板遺址也不覺意外。只是遺址普遍並不完整,範圍及規模也不算太大。

DSC01864

DSC01867

DSC01868
↑ 霧頭山、井步山

DSC01870
↑ 德文山

DSC01872
↑ 絕佳展望點

來到一展望點,雖無架設繩索防護,但不要太白目,安全度還蠻高的。此處視野遼闊,下方隘寮北溪蜿蜒而出,小朋友說這溪床好大,但溪水只一點點。再續往上,錯過了校長航跡中的鐵達尼展望點,一路在林中舒適地上升,坡度有但並不太陡。花費約一小時二十分,我們登上下大武山。冷風自山谷吹上來,我們趕緊添上防風衣。

DSC01879

DSC01882-horz

DSC01896

下大武山山頂視野並非絕佳,但仍也可看見三地山至戶亞羅山一帶的山頭。另一側較深入山區,僅透過手機查出其中一座是境界山。山頂放有幾個樹幹鋸成的圓椅,剛好讓我們舒服地坐下用餐。餐畢我們續行,打算下產道來一圈 O 繞。

DSC01885
↑ 三地山、德文山

DSC01886
↑ 戶亞羅山

DSC01887

DSC01890
↑ 神山部落

DSC01892

由山頂再前行,路徑仍非常清楚,一小段之後便接上一條舊時土路。土路路徑不錯,走得很順一不小心就錯過了校長航跡中的轉折點,一直到快接上地圖上的土石產道才發現。但我看了一下,這兒有大武部落二號巡邏點的護貝牌,我猜想我們應該仍走在部落尋根路上才是,所以就決定續走產道。

DSC01897

DSC01899

DSC01900

DSC01902

DSC01903

在產道之字型下降路段,邊坡上有非常多的駁坎,但大多零零散散。偶有石板屋遺址,但也不大。產道路徑良好,許多崩塌處都另開闢下切路,陡峭處也都架上繩索。或許部落人們來這兒時,會有小朋友同行,因此路徑才設置得這麼完善。

DSC01904

DSC01905

DSC01907

DSC01908

DSC01910

一路下行,經過一間偽石板屋後,接上更大條的產道,這條才是部落上來可行車的路。下行不久經過校長他們上切的點,覺得或許我們走錯改走產道,對小朋友是更好的選擇。來到左側圓型大水泥蓄水池,這兒是四驅高底盤車最後的適合停車點。後頭 wt 他們叫我回去,說有猴子被夾住了。

DSC01911

DSC01913

DSC01914
↑ 下接大土石產道後回拍

DSC01915

DSC01916

回去一看,一隻成年彌猴右手被捕獸夾夾住,沒在哀嚎,但對我們抱著警戒心。牠臉上有幾處傷口,手似乎已失去知覺。我們嘗試接近牠,在牠無攻擊行為後,開始想辦法打開捕獸夾。然而這個捕獸夾的彈簧有兩個,我用盡力氣也只能將單邊往下壓,另一邊 wt 也是如此,但還缺少一個人及工具將夾子撐開。這捕獸夾的夾子並非單純鐵片,而是設置有釘子,我們實在不敢叫小朋友來幫忙。就這樣弄了好久,最後我們只能放棄。

DSC01919
↑ 上大武及大武尖山

DSC01922
↑ 井步山

DSC01923

之後的產道小朋友成堆關於猴子與捕獸夾的問題傾巢而出,連回家後女兒都一直在問。使用捕獸夾除經核準,在台灣已不合法。然民眾之習慣難以改變,且有與原民文化相衝突的地方,如何平衡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然而對比使用獵槍這種可透過人為評估的主動式行為,被動式的捕獸夾經常傷及無辜,才是最令人反感的。

我們走回部落,隨即看見此區域是部落水源及傳統領域,未經核凖不允許進入,違者可拍照舉證並開罰的告示牌。我看了之後心中有非常多的感觸,也想起了「屏東國」這個玩笑詞。回到停車處,離開吧。

DSC01925

DSC01926

DSC01930
↑ 大武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