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恐龍公園

2015/1/18


家旁邊的恐龍公園,之前一直是小子起床後我們第一個帶他出去的地方。這裡有座小型溜滑梯。小子從一開始需要我們扶著他溜,到不需要扶,但是滑下來卻是用躺的;到能夠直立著溜,下來後並能馬上順勢用滑下來的作用力起身;這一個過程這樣慢慢演變,當身在其中時不曾發覺時間的快速流動。但在某一天,一陣子未曾來恐龍公園的小子說要來,我們才發現溜滑梯上的大樹樹葉早已悄然落光,中午原本被樹蔭遮蔽的滑梯已經沐浴在陽光下了。


小子很熟練地玩著溜滑梯的各項設施。上溜滑梯有二種方式,一是爬樓梯,二是爬格子的斜坡。記得小子之前走這格子斜坡是要我們扶著身子才能勉強上來的,但是現在他不遲疑,像似玩過好幾百遍似的,身子俐落地踩在格子上,三兩步便上到溜滑梯上了。


2015/1/18


看來上了幼稚園,與較大的孩子學習,真的讓他成長的許多。這快速的成長令在身邊的我們也屢感訝異。我常在想,或許很快的,他就不再是常常吵著要找爸爸媽媽的小子了(雖然他找媽媽及阿嬤的機會比較大),所以總是很珍惜他還需要我們的時間 -- 但又要兼顧不能讓他太過依賴,必需培養獨立的個性的這個目的。所以真的,養育孩子並不是我們在教他,而是他在讓我們學習如何在天平兩端取得一個平衡的課題。


2015/1/18


對待孩子的態度,在出生前的想像,與出生後的實際行為,說起來自覺是有極大落差的。會有這樣的轉變,或許就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不停游走所致吧!但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我很高興能夠在我的人生中添上這一筆記錄。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棚集山

DSC03354 


2015/1/17


屏東這邊列名小百岳,登頂不難,交通不遠,路況又還不錯的山,其實兩隻手指頭是數得出來的。今日來爬的棚集山便是其中之一。自來義丹林登山口起登至山頂,海拔上昇約 700m 左右。單途登頂約二個小時半左右,算是符合我們目前的需求。這兒的山區涼棚也是挺多的,其實以它的名字「棚集」,倒也是有涼棚聚集之意。不過棚集山的名字當然不是這樣來的,它是取它山腳的丹林村,前名為「扎拉秀」。而扎拉秀的日文漢音便為「棚集」。


今日的交通方式為:


台南上一高接台 88 快速道路,往東到底後左轉,馬上遇台一線之後來個 180 度大轉彎。沿台一線南下,遇指標往來義左轉。一直走經過平地森林園區後便會進入古樓村。經古樓鬧區後取右直路經來義高中後,依往丹林指標取右轉過丹林大橋。過丹林大橋後右轉進入丹林部落。在如下的多岔路口取中間往丹林第一、第二登山口。


丹林社區岔路往登山口 


第一登山口與第二登山口的差別就在於一開始走寬大的土路還是山徑。當地人說我們揹小孩還是走第一登山口,坡度比較緩。但是雖然第二登山口上去是山徑,但不久後便也會與第一登山口過來的土路會合了,所以其實走哪一個都可以。而停車方面,第一登山口其實不能停汽車的,只能停機車。但是透過附近的田園停車場內的大量停車空間,這個登山口可停車輛其實挺多的。不過田園停車場的路必需在抵達第一登山口指示牌前就要右轉。如果看到第一登山口的指示牌了,代表已錯過轉往田園停車場的路口了。


DSC03361
↑ 田園停車場與登山口的岔路口


DSC03362 
↑ 第一登山口


而過了第一登山口,不久便抵達第二登山口。這兒也有停車場,不過比較適合停約二十輛車左右而已。我們此次將車停在此,一次二十元,可免費使用他們的廁所(否則一次十元)。停車費繳至下圖的攤販處。


丹林第二登山口 
↑ 第二登山口


DSC03363 
↑ 第二登山口前停車場及其廁所


第二登山口沿著水管路行走,經過一鐵塔之後會接上一土路。路口有往右指標寫著「取火石的故事」。在這兒我們依布條取左,不久後右側看見一上坡山徑,路口綁有很多布條,這兒我們再依著布條走,上行一陣後,會來到一涼亭,這兒便是與第一登山口來的土路會合。


DSC03314


DSC03315


DSC03317


DSC03355 
↑ 第二與第一登山口路徑交會處(回程走第一登山口時補拍)


自此便一直沿著這土路一直往上走。沿途展望不甚好,只好專心地走路。途中有幾條小岔路都不要理會,沿著大土路走便是。中途有一處右岔路可以接上稜線路。不過我們當然柿子挑軟的囉!土路走到如下的多岔路口,這時可以選擇直接上棚集山,還是經過棚集下山再登棚集山。由此直往棚集山的路比較輕鬆,還是一直沿著水管走,到接近棚集山南側時才開始陡上。而先走棚集下山的話,則是走一會兒便開始長段的陡上,一直到過了棚集下山,來到與石板屋的岔路口,山徑坡度才變緩。


DSC03323 


秉持著上坡走難的,下坡走簡單的,再加上能多一顆三角點,於是不考慮我就決定先走棚集下山啦!這段陡上路還算蠻陡的,但是它不是一直陡上,而是中途會有較平緩的地方可讓腿有舒緩的空間。中途也經過許多涼棚,但我們沒休息,持續的慢慢走。wt 這時候又衝出去了,據她說是因小子2不能停下來太久,否則他會大哭?!


這段陡上路中途就只有南方有展望,而中間我可以查出來的山只有盆貿里山而已。快要接近棚集下山時,小子2大哭。本來想在棚集下山處讓他喝奶,但是這兒沒什麼平的地方。問了一個走的很快還未穿上衣的大哥,他說前面的坡度就比較緩了,因此我們在往前一點,石板屋的岔路附近休息一下,處理一下小子2的肚子。


DSC03325


DSC03326


棚集下山 H835m 


結果在石板屋岔路要給小子2喝奶不成,小子卻說他要下來走了。想說剛剛那位大哥說這之後坡度都緩和了,所以便索性讓小子自己下來走。那位大哥所言非虛,只是中途多了個木梯,我還是得抱小子上去,不然這段路至山頂是很好走的。


第一次在山上讓小子自己走,我心中的感覺是有點複雜的。或許多年後的有一天,如果小子還跟著我們爬山,他拿登山杖的背影必定會讓我想起這次的棚集山之行的。


2015/1/17 走向棚集山 



就在小子自己走的時候,有位女山友超過我們,並且說她也是讓自己的小孩在三歲時便開始走了。她見小子2一直在哭,到了山頂的時候(我們還未到),還跟剛剛我們在棚集下山遇到的大哥說我們可能缺熱水泡奶,這位大哥還從山頂拿著他燒的開水要下來給我們泡奶,真的是揪感心!南部山友的熱情我真的是感受到很多。


棚集山頂平緩,標高 H899m 左右,三等點一顆。山頂可以再接著往久集山、久保山、大武藏山一直過去。本來久集山也是今次想要登臨的目標(自棚集山單程約一小時可登頂),但是走完剛剛的陡上已經有點累了,想說就不要再衝啦!還是在山頂悠閒坐著吃中餐喝茶比較實在。我們拿出在小七買的便當,我超餓的,一次將兩人份便當給啃光。


DSC03333


平緩的棚集山頂 


用餐時聽光著身子大哥在說話,看來他是這山區的常客!wt 說他剛超過我們的時候沒拿東西,卻在山頂看他泡茶,可能他遇見我們的時候已經是走第二趟了。這次在這兒看見不少是這山區的常客,有許多看來基本款都是走到久集山。


光著身子大哥與我們聊天,說山頂附近有樹林被砍了。我看了看,才發現樹被砍掉之後,反而可以看到來社山的樣子。大哥見我們揹著小孩,跟我們分析了山頂各條下山路的難度。有了他的分析,我們下山當然就選最簡單的走囉!


2015/1/17 棚集山頂


棚集山頂窺來社山 


大哥說最簡單的走陡下二十分後,便好走了。此話是真,陡下後的路都是寬大的土路,基本上走來很愉快。這條路也是水管路,中途有一岔路我們有點迷惑了一下,因為兩個方向都有步條。除此之外,這路就是一直緩下,直到早上的四岔路。


DSC03345


DSC03347
↑ 讓我們迷惑了一下的岔路,這邊取右


DSC03349


接下來的路都好走啦!回程我們不走第二登山口,而是下第一登山口。到了登山口才發現原來還有後山路線,可以一直腰繞棚集山南邊再到四岔路口。我們在第一登山口錯過了往停車處的捷徑,直直的往田園停車場過去了。這路繞了點,不過繞的不是很多,倒也可以接受。


下回如果再來一次棚集山的話,一定要走到久集山囉!


棚集山高度圖棚集山統計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阿里山森鐵的輕旅行 - 水社寮至奮起湖

2015/1/10


 


2015/1/10


小子現在嘴上老是說著「湯瑪士小火車」,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火車控了。這個名詞我們並沒有教他過,看來又是去幼稚園的傑作囉!自從上回從保安坐到橋頭,一次搭足火車加高雄捷運之後,他就把搭火車這句話當成他的口頭禪了。由於其實現在的火車樣子與湯瑪士小火車有點出入,所以我想了想,還是得帶他去搭阿里山森林鐵路,才比較有與湯瑪士小火車相同的印象。


阿里山森鐵目前自嘉義站通車到奮起湖站,之後由奮起湖連接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仍在修復中。考量由嘉義到奮起湖要坐兩個多小時,怕小子及小子2難控制,在車上大爆發就慘了。所以我便把腦筋動到我們曾經去過的水社寮。這兒是奮起湖的前一站,由此坐車約十五分鐘上下可以到奮起湖。以體驗時間來說,這十五分鐘恰恰好。水社寮這兒遊客不多,正好也可以讓小子享受一下山村氣息。更重要的是,小子在這兒想走鐵軌的話,沒有人會說危險。


為衡量抵達水社寮的時間,wt 打電話向森鐵問車次及購票問題。得到的回答是一天一車次,上車再購票即可。經查平日車次是十一點左右到水社寮,而假日的車次是在十二點左右,因此我們抵達水社寮的時間約十一點。在鐵路旁找了個地方停車,正想說時間很充裕時,突然間就聽到火車叭了一聲。啊…一班火車正緩緩地駛進水社寮…


我們看著這班比我們預期早了一小時抵達的火車,我腦中已經在想替代方案了。我們望著火車由我們前面離去,火車內的人們也看著抱著小孩的我們…啊替代方案呢?仍然是坐台鐵的火車嗎?還是直接由水社寮開車直接去奮起湖,至少讓小子看看與湯瑪士火車差不多樣子的火車頭呢?但是由水社寮往奮起湖的路不知道路況如何呢?


水社寮往石棹、奮起湖


當我們腦中正在決定哪個替代方案時,鐵路邊靠近肖楠處走出來了個阿伯。「咦?有當地人!」正好去問問他路況。


「阿伯,這條路有通奮起湖嗎?」我問。


「有啊!先到石棹再到奮起湖。」


「那要駛多久?路況好嗎?」我再問。


「到石棹約四、五十分。再進奮起湖約要一個小時多吧!路柏油跟水泥路都有。你那種車可以啦!」阿伯也很詳細地回答。


我再跟他閒聊經太和與走這條路的差異。阿伯說如果在瑞里當然要走太和過去。但是如果在水社寮,就是走這條比較近囉!


路況問完,我忍不住再跟阿伯抱怨一下:「這火車一天只有一班,但不是說假日是十二點才到嗎?怎麼剛剛就過去了啊?」


「對啊!等一下十二點還會有一班啊!」


「什麼?所以假日一天兩班喔?」我喜出望外地問。


「是啊!」阿伯很肯定地說。


 有了阿伯這番話的開釋,我們總算放下心中大石,可以按照預定的計劃並以預定步調整裝。不過,「剛剛說話的阿伯好眼熟啊?在哪裡看過呢?」我這樣跟 wt 說。


「是賣筍子的阿伯嗎?」


「啊!對啦!就是我們上回走四天王山時,在半途跟他買筍子的阿伯啦!」


---


車子比預期的還晚幾分到。火車一停,車務長便由最後車廂下來,指示我們最後一節車廂還有空位。買票也是跟車務長買,但是票不是像台鐵那種,而是手寫的。阿里山森鐵在水社寮轉了一個 U 型大彎,車務長在此也特別解說,後頭車廂的人可以拍攝整節火車。由水社寮再經過七個隧道便抵達奮起湖,這一路上右邊有展望,不過今日霧濛濛的,只能看見山的一點點輪廓而已。小子在火車上顯得很興奮,不時東張西望。我將它抱起來坐在腿上,以方便他看車窗外的風景。


2015-01-16_09-56-50


當初選擇坐火車來奮起湖,除了搭車時間恰當之外,就是這兒有兩台展示用的火車頭。一台與目前服役中的森鐵火車頭一樣,另一台則是比較古老的火車頭。就是後者這台與湯瑪士小火車長的一個樣啦!除此之外,來這兒另外也是要吃這兒的甜甜圈。上回奮瑞古道行買阿良鐵支路便當時,岳父順手買了阿良甜甜圈當點心。當時記得口味很多,而且都還蠻好吃的。所以就一直想說有機會再來吃另外一家「百年檜木甜甜圈」。


百年檜木甜甜圈


這家「百年檜木甜甜圈」其實離阿良鐵支路便當不遠。由阿良旁邊的肖楠步道,步道走完後便可以看見。這家甜甜圈只有賣一種口味。本來想買五個來吃的,但是 wt 看到它的賣相之後,立馬小聲說只要買三個就好。我明白他的用意,大概就是看來不是很美味的感覺。買來一吃,唔,裡頭一點都不扎實啊!比起阿良的甜甜圈的扎實感,這家著實差了一點。阿良十個二百元,這家買十送一,一樣也是二百元。如果我要再買,我應該會買阿良的,比較扎實,且口味多。


百年檜木甜甜圈


---


在等甜甜圈好的時候,小子就一直問要去坐火車嗎?趁著等車開的空檔,讓他到車站月台走走,他高興地一直說著:「火車」。回程有許多遊客與我們坐同一班,香港、中國人還不少。看來這森鐵還真的不能停駛啊!在月台又見到筍子阿伯,且還跟我們坐同班車且同個車廂回來。看他熟練的樣子,這森鐵真是他來回奮起湖採買生活用品的重要工具。


回到水社寮,迎接我們的仍然是只有幾條狗而已。這安靜的山村,我很喜歡。


2015/1/10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白賓山走笠頂山

DSC03148 


2015/1/1


白賓山與笠頂山一直是屏東地區熱門的郊山,假日來這兒爬山的山友絡繹不絕。尤以笠頂山位在大武山西稜上,由西大武山一路延著日湯真山、鱈葉根山、真笠山一直延伸到笠頂山,這條刻苦的路線據山友說,可能願意走的人不多了。縱使有,不是讓日湯真山與鱈葉根山間的荒湮蔓草給打了退堂鼓,就是被走完這長長的山稜所需費的時間給擊退了。在必需揹著倆小子上山的這個時候,挑選的山徑必需是較常人走的。而白賓山由後山登山口走到笠頂山這一段路,全程走來含休息約需六小時左右,正好適合我們目前的狀況。


這天六點出頭就從台南出發,到內埔農工附近的 7-11 採買中午午餐時,岳父約兩位叔叔也同時到達。我們先將一台車放到佳義派出所後方,然後兩台車再往白賓山後山登山口出發。經過北葉國小後,會看見派出所在右方並且有兩條左大右小的路。兩條路都可以接上往白賓山登山口的屏 35 鄉道。右邊是經過市區的路,較近但道路陡且小,一過彎處還必需很小心,所以適合小車。而左邊走外環的路較大條,適合車子比較大的車行走。


白賓山-派出所前岔路 


如果是走市區的話,不久便會接上屏 35 鄉道。而走外環的話,不一會兒會看見如下的岔路:


白賓山-外環屏35鄉道岔 


兩條殊途同歸。接下來的岔路口分別如下:


白賓山-屏35鄉道岔


白賓山-前山後山岔


白賓山-後山登山口 


後山登山口約在屏 35 鄉道的 7K 處。登山口可以停放十幾輛車,不然鄉道邊也是有空曠處可停。


後山登山口自白賓山約四十分左右步程,大致上沿著土石路走便是。在抵白賓山前約十分有岔路,左邊腰繞白賓山往真笠山,但其實也可回走白賓山。右邊直接上白賓山。


DSC03117 


白賓山約 810M,山頂往三地門方向視野良好,可以見到三地山及其南峰,與下頭的三地門市區。


DSC03119 


重義叔在此削了柳丁請大家吃,我們拍了拍相片吃了柳丁,沒多作休息便往真笠山的方向前進。道路為下坡且兩旁涼棚眾多。


DSC03118


DSC03121 


接回土石路後我們取右往真笠山(取左回白賓山後山登山口)。這段路坡度不大,平緩好走,兩旁依然有不少涼棚。不久後路右有斜上坡,路口綁有路條,這便是往真笠山的路。而直行的土石路也有明顯路跡,據說是白賓古道的一部份,現今不知通到哪兒?


DSC03122 


道路自此之後漸漸變陡,一直到 1020 峰為止才比較緩和。記得在這中間有一岔路,左邊是下坡,路寬大有路條;右邊則是陡上,也有路條。這兒我沒拍照所以沒有照片記錄,但這兒記得就是往右邊的上坡就對了。上 1020 峰之前有許多地方有展望,東北邊可看見德文山、大母母山及麻留賀山。可惜東邊方向的視野不佳,否則井步山、霧頭山、大武山這一條有名稜線該是看得很清楚才是。而北邊,今天則是可以看見我們剛剛才登頂的白賓山。


DSC03126 


DSC03127 


過了 1020 峰之後道路變和緩,不久接上柏油產道。左轉五十公尺右上岔路可經真笠山東北峰至真笠山(或至鱈葉根山),右轉則是直接上真笠山。我們選擇左轉先取真笠山東北峰再下至真笠山。


DSC03128


DSC03129 


真笠山東北峰自柏油產道口約 10-15 分便可登頂。登頂前會有一十字岔路口,岔路口附近有一涼棚。


DSC03133 


真笠山東北峰約 H1200m,山頂展望不錯。


DSC03130


DSC03131 


由真笠山東北峰附近岔路取下坡往真笠山,約 10 分可登頂。登頂前會遇一岔路。


DSC03134 


真笠山約 H1166m,其上除了三角點之外,還有顆東港溪水源界石。山頂無什麼展望,我們在此開伙休息吃中餐。山頂有熱心山友放的塑膠椅,坐起來舒服多了。


DSC03139


DSC03140


DSC03144 


過了真笠山之後是一路的下坡,有些陡下坡還挺長的,走得還真的有小累。這一路往笠頂山的路,中途有蠻多岔路的,但是大部份的岔路都是通山友的涼棚,所以沿著主要道路前進便不會錯。只有在快接近真笠山西南峰時,會遇到一 T 型岔路,路口有「小心蛇吻」警告牌。這兒路口要取右才是往笠頂山的方向。這兒忘了拍照所以也沒有照片記錄了。


一路的下坡至笠頂山第六條下山路線之後總算是放緩了,之後是很好走的寬大土石路。走到笠頂山三號路線的岔路,由此先往笠頂山,走約 10 分登頂,然後再回來走三號路線下山。這三號路線最陡,但是距離最短。許久沒爬山的我們,由真笠山下來腳已經發燙了,現在再加碼這三號路線。當我們走到登山口時,心裡想說總算完成了,有種如釋重負之感!不過…早上我們的車是放在佳義派出所後方而已,所以…還得踢一小段產業道路才能下山哪!看著登山口附近一堆車輛,我們也只能安慰自己,我們有多運動到了。


DSC03151


DSC03153 
↑ 笠頂山三號路線登山口


Screenshot_2015-01-05-16-18-31 


Screenshot_2015-01-05-16-21-04 


總共:10.86km
費時:約六小時(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