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滿月圓/白雞






日期:2009/5/31



總里程:約 80KM



難易指數:★★☆☆☆



路況分析:



1. 三峽至滿月圓,大多為緩上坡,且不長。

2. 往白雞路上,有幾處陡上,不過不長。至白雞後,就一路下滑,接上 110 縣道。

3. 110 縣道由三峽至新店市界後,為陡下坡。

4. 111 縣道好走。

鶯歌






日期:2009/5/17



總里程:約 50KM(From Google Map)



難易指數:★☆☆☆☆(走自行車道,簡單又好走,只是人多了點!)



路況分析:



自行車道...不用分析了。

竹圍漁港






日期:2009/5/16



總里程:約 106KM(From Google Map)



難易指數:★★☆☆☆(全程無長距離陡上坡)



路況分析:



1. 到龜山鄉界後,可走台一線進龜山坡,中間有 7-11 可休息。如果台一甲線,則無。

2. 台四線至竹圍漁港,好走。

3. 台十五線/113縣道好走。中午可至高鐵桃園站休息。

4. 進大溪市區前有一小段陡坡,不長。

5. 台三線至三峽前,有一小段緩坡。見到三峽鎮牌後,代表快到最高點。之後一路下滑。



未來規劃:



中和至竹圍漁港約 4XKM,繞短圈可往北至八里再繞回中和。繞中圈可往南至觀音再接 112 縣道至中壢。繞大圈可至新屋,再走 114 縣道至中壢。到中壢後可選擇走台一線回,或與這次一樣,走大溪回。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山上煮飯


取自登山補給站: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81333



1) 比例: 水:米 約 2:1  (寧願變成粥,也不要水加太少吃硬飯)



2) 時間: 至少30分鐘.  先用大火煮開, 再轉小火至少煮20分鐘, 再悶10分鐘. 水蒸氣千萬要悶住,若悶不住,就用石頭壓, 或加火再煮些

09 Five


為了備戰端午假期的干卓萬群峰

從白姑回來後,就一直在跑步練體力

結果陰錯陽差的,卻在這星期一扭傷了腳



剛扭到的一瞬間很痛

隨即一種沮喪感湧上心頭

這一扭,干卓萬能不能去,變成是個未知數



很努力地希望它快好

但隨著愈來愈接近出發時間

腳踝不時傳來的酸痛感

讓我能成行的機會愈來愈渺茫



或許,有些人會說,山都在那裡,下次再去爬就好

但我認為這只是置身事外者,或自己說服自己的安慰話罷了

真的想要去做一件事,幾乎每個人都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也就是這樣的一點衝動,一點傻勁,及一點執著

人才能完成許多事啊



-----------------------------



一位研究所同學,因為母親身體的關係,搬回南部了

在 MSN 上,我問他工作找好沒,他回了:「沒,先回去再說。」



畢業後,他馬上就回南部就業。至於上來台北的理由,這個我清楚

雖然這個理由,早已不復存在很久了,但他還是待在這工作

母親身體狀況不好,終於還是讓他回家了



這個同學有在玩重車,不知道是不是我提醒的關係

原本生活比較屬於一個人的他,竟也參加重車社團,隨著他們東征北討



有個興趣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是我們在工作之外,一個放置重心的地方



只是他回南部,以後同學想在北部聚會,就四缺一了



-----------------------------



辦公室裡,附近的座位突然少了很多人

聽說他們是被資遣了

這消息來得很突然,看得出來被資遣者,匆匆地收拾完畢,隨即離開公司

桌上留下一些廢紙,垃圾筒裡,還看得見整疊的名片



職場上,這種事屢見不鮮

換言之,這也不是什麼值得被提起來的事



只是同事間嘻笑地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

我想想,是該將自己程式備份一下了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老梅石槽






Minolta 70-210mm/RDP3

YK


Minolta 70-210mm/AGFA Ultra 100



Minolta 24-85mm/RDP3


2識麗


Minolta 70-210mm/RDP3


每年的三、四月,適逢乾潮的前後幾個小時,就是拍攝老梅石槽最好的時機。


這時候的石槽上,長滿了青色的海藻,配合上適當的曝光值,一幅青苔流水畫就產生了。


這是頭一回來老梅拍攝,中午時分,天氣陰,表現上中規中矩。


某些照片因為未考慮到海面反光過大,致海水過曝。


也由於是陰天,取景上儘量以石槽為本體。無法與藍天相呼應。


正中午拍攝更無任何色溫可言。


總結,照片不在多,也不在好,而是,有拍就好!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Tick 硬蜱


對於硬蜱(tick)這噁心的小東西,在登山網站上早聞其名。但很幸運地,我沒遇到,基本上也不想遇到。

台灣的山裡,很多都有硬蜱,原則上是很冷門的山才有啦~所以我一直不太想去太冷門的山,就是這個原因。

百岳中,以屏風山有硬蜱的消息最普遍。去年拜訪屏風山的時候,還真的看見了。



首先是過了塔次基里溪,還未到鐵線吊橋這段下坡。山徑兩旁沒什麼草,有的是樹而已~

走著走著,做定時自我檢查時,赫然發現手套上爬著一隻硬蜱~~

哇哩咧,我是什麼時候沾到牠的?將牠彈開,並警告 Jade 與林大哥要小心~



再來是在松林營地中,地上滿是松針,很舒服~休息時林大哥就直接給它坐在松針上。

當我提醒林大哥自我檢查,林大哥看看手套,赫啊~驚!真的有一隻在爬~

我們三個有點小嚇到,屏風山還真原始啊~但它是百岳耶!



第三發是回程那天,在合歡金礦,Jade 在帳篷裡整理裝備(那兩天我們都不想把東西放外面,怕被硬蜱埋伏到),

結果猛然看見他大腿上有隻大硬蜱在往上爬,頓時哇哇聲四起。那隻硬蜱也不知被 Jade 彈到哪去了。



揹上背包前,大家都很仔細地檢查上頭,有沒有埋伏到硬蜱。

硬蜱真是讓人惶恐啊~



今天閒閒無事,看了美國 CDC 的資料,算是有增長一些見識。有興趣的朋友,自行下載原文 PDF 來看囉!



原文:http://www.cdc.gov/ncidod/dvbid/lyme/resources/handbook.pdf



硬蜱的行為




  1. 98% 的萊姆病都是被黑腳硬蜱的幼蟲咬到

  2. 幼黑腳硬蜱很小,大概像針頭那麼小。牠們很難被看見,最活躍的時期為晚春與夏天,這時也正好是戶外活動最旺盛的季節

  3. 硬蜱不會跳,也不會從樹上掉下來(這點螞蝗就厲害多了!)。牠們大多在落葉上或(茅)草的頂端,有人通過時就會附在人身上。大部份的硬蜱被發現在腳的下半部,牠們會沿著身體往上爬,尋找吸血點




防範硬蜱




  1. 穿著淺色衣服,並將長褲塞入襪子裡,會比較好發現硬蜱,至少可以將它們隔離在衣物外。幼硬蜱有可能會鑽過編織較粗的襪子,記得不要穿拖鞋或將腳趾露出來的鞋子

  2. 使用 DEET,可以增加防禦指數。噴 DEET 的方式對從事戶外活動的人,非常的好用

  3. 爬山時,儘量不要碰到兩旁的樹叢(換句話說,經過樹叢時花一點時間做自我檢查)

  4. 據實驗室研究,硬蜱在高相對濕度(93% - 100%)的環境,可以存活六個月以上。但是到了較乾的環境(相對濕度 65%),就活不過四天。所以,保持衣物的乾燥是很重要的




傳染




  1. 如果被硬蜱咬到,螺旋體要經過 36-48 小時(或更多)之後才會開始傳入人體,而且也不是所有種類的硬蜱都會被感染。所以被咬到也不要太驚慌,馬上移除牠,可以有效的防範感染。但是要注意的是,艾利希氏體症的傳染,有可能發生在被咬後的 24 小時內

  2. 被傳染萊姆病的機率,據最近研究是,24 小時內 0%,48 小時內 12%,72 小時內 79%,96 小時內 94%




DEET



噴具有 DEET 的防蚊液,也能有效地防範硬蜱。不過並不是所有防蚊液都能夠對硬蜱有效。



登山網站上,有山友被咬到就醫,醫生說台灣的硬蜱種類,被傳染萊姆病的機率非常的低。所以我們也不用太擔心,在山上需要的話戴手套,並定時做自我檢查就好了!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09 Four


干卓萬晨曦

干卓萬晨曦 / 攝於司宴池



從白姑大山歸來,身上難免帶著點傷痛。無論是過度操勞的肌肉酸痛、失足跌倒的瘀青、亦或是腳底不慎的扭傷,往往讓我痛苦個好幾天。然而這次頗為幸運,幾次滑倒、扭傷都無大礙,只有在往白姑的路上,因跨倒木讓膝蓋附近撞上了突起的樹幹。剛撞時疼痛萬分,幾秒鐘時間出不了力。但不知是不是白姑寬闊的視野,讓我忘記了這痛楚,回司宴池後,我竟渾然忘記這瘀青,誤以為是肌鍵發炎的痛。直到後來,無意間拉起褲子,看見瘀青的那一刻,才想起這件事。



和往常一樣,剛出發時總有豪情萬丈,相信自己能夠將所有家當背上山。載我們來登山口的斑馬大哥,佩服我要將這重量的背包扛上白姑。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我還打算再多揹二公升的水上去。當然這樣的念頭,馬上就被陡峭的山徑給打消了。在第一個水閥處取不到水,到了第二水閥,我已經不想再增加任何重量了。兩個水閥的距離不算長,回程我們走十分鐘就到了。想想自己也真窩囊,所謂的雄心壯志,只消十分鐘的陡峭山徑,便能夠將它打擊到煙消雲散,還恨不得有個勇健的人,能分擔自己的裝備。



晚春的白姑大山,較高海拔處的杜鵑花已然開放。在山林間看見一叢叢的杜鵑,很是讓我們興奮。說實在的,山上景色可以說是變幻萬千,卻也可說是單調異常。近處的山林,大概就是樹木的綠,及路徑、岩石的灰罷了。能有白色或粉色的杜鵑粧點其中,頗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味道。每年的五六月,杜鵑搭配著山景拍,也是許多高山攝影家主要的構圖元素。曾聽到有人說,大水窟山的高山杜鵑,是台灣高山中,最密集的一個地方。也許,數年後的我,能夠有幸到那參與盛會吧!



由司宴池到白姑大山,嚴格來說不能算難。翻過白姑東南峰(3035M)及 2960 峰後,只要再過幾個起伏不大的小山頭,即可抵達草青池。草青池係箭竹短草坡中的看天池,位於白姑大山與 3202 峰中間鞍部上。過了此處,只需再經過亂石陣的考驗,即可登頂白姑大山,飽覽山頂的無限風光。



雖說不難,但因為已有一個半月未曾運動,這段路走來仍辛苦萬分。除了一位獨行者外,我們這隊是最早出發的。但還未到草青池,我們四位就被後隊超越。只有四位?沒錯,本隊人員雖有六位,但實力堅強的秋玫/建益,自然是將我們甩在後頭。我們花了約五小時登頂白姑大山,相信他們早在半小時前就抵達了吧。還好天公作美,上午九時半抵達,仍然是晴空萬里的天氣。待十時我們下山,南邊的雲霧湧起,再過半小時,已將整座白姑大山給包圍。



下午四時半回到司宴池,身體疲憊不堪。稍事休息,取完足夠的水,享受香噴噴的油飯。還未入夜,四個人早已進帳篷。往睡袋一鑽,馬上進入夢鄉。



隔日,許多隊伍均要下山。凌晨四點不到,已有山友起床整裝,將司宴池營地弄得沸沸揚揚的。這樣環境不易好眠。凌晨五點左右,我們也跟著起床了。六點多,整裝回程。未到十點,我們已經回到登山口,圓滿地結束了白姑大山行程。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白姑大山


白姑東南峰晨曦



規劃已久的白姑大山行,終於在老天賞臉之下,如期地出發了!白姑大山在九二一地震之前,由中橫公路青山附近起登,該處海拔約 1300M,終點為白姑大山海拔約 3341M,中途無水源,為百岳一天單攻山頭中,困難度最高者,素有「中橫超辣」之稱。而在九二一地震將中橫公路,谷關至德基段震斷後,山友改至力行產業道附近的紅香起登,路途變遙遠,但起登點海拔高度約 2044M,中途有司宴池提供營地及堪用水質,因此山友皆安排二至三天行程完成它,使得攀登難度降低很多。只是這中橫超辣的名號太響亮了,在我們心目中,它仍是一座不可等閒視之的高山,因此這次在行程上就安排了三天。第一天上昇到海拔約 2860M 的司宴池紮營。第二天輕裝攀登白姑大山,原路返回司宴池休息。第三天回抵登山口。



力行產業道路往紅香的叉路,約在 23K 附近左右。其位於瑞岩與力行部落中央。力行產業道路的路狀不甚好,還是有高底盤的車比較安全。抵達紅香部落後,沿著部落產道一路往上至登山口,這段道路多為碎石路,且坡度甚陡,車況不好的請勿隨意嘗試。





霧鎖司宴池



Day1(5/1)晴午轉霧



0825 出發

與載我們來的司機周大哥(斑馬)告別,沿著林道往白姑大山出發囉!

1128 三錐山(休 37 分)

出發後,本想找記錄中的水閥多取兩公升的水,但我走到了崩塌地形處,才確定水管上頭水閥的位置。與 wt 折回去取,卻發現水閥已經崩牙了。兩個人左弄右弄,就是搞不定。這時候遇到下山的山友,告訴我們司宴池三池都有水,可以不用在這裡取。還說這段路很陡喔,儘量不要背太重。聽完我跟 wt 便決定,不取啦!而在水管處轉折往左上後,不久也可以看見一個水龍頭,wt 試了一下發現有水,回頭問了我要不要取?「不取」。我的回答多帥啊!不過呢,不取的原因不是要喝司宴池的水,而是走到這我已經虛掉了...

三錐山海拔約 2570M,箭竹林走著走著,就看見三角點橫在路上。其後有一空地,我們在這用中餐。建益此時提議我們在此紮營,隔天輕裝往返白姑大山。不過時間還這麼長,現在就紮營會不會有點無聊?!看來下回上山,應該要有個遊戲讓大家玩的!

1217 青青沼澤地

三錐山之後下坡,最低點就是青青沼澤地啦!這地方,真的很「青」。

1440 司宴池

過沼澤地後,再陡上海拔 300M 就抵達司宴池啦!這兒展望不錯,但今天中午後就大霧瀰漫,啥東西也看不見。秋玫建益已經幫我們選好紮營點,在樹林邊,還蠻避風的!傍晚用餐時,雲霧有稍稍散開,看得見月亮和星星喔!也看見明天早上要登上的白姑大山東南峰,看起來好遙遠,但只要一小時就上去了。



雪劍與杜鵑



Day2(5/2)晴午轉霧



0425 出發

根據昨天經驗,為了想在白姑山頂看見無敵視野,我們決定早早就摸黑出發。

0515 白姑東南峰(休 15 分)

海拔約 3035M,無三角點。由此可以完整地看見白姑大山,那龐大的身驅、山腰平整的鐵杉、還有那遙遠的距離,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0610 吉它營地(休 5 分)

過白姑東南峰後,隨即陡下海拔約 300M,一直到接近最低鞍部的吉它營地(2740M)我們才休息。此營地腹地不大,約 4T*1,或者 2T*2 會更好。吉它營地名稱的由來,據說是以前輔大登山社,爬山還愛帶吉它。有次登白姑時,遇颱風,荒亂之中將吉它丟棄於此。後來的山友經過此處,看見這把破爛的吉它,便取名為吉它營地。以上言論建益所陳述,至於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

0700 2960 峰(休 5 分)

過吉它營地後,再陡上海拔約 220M 至 2960 峰。這段路開始有了展望,可以看見很多高山。

0906 草青池

草青池係為箭竹林中一看天池,今天來有少許水,還比司宴池乾淨。此處海拔約 3190M。

0941 白姑大山(休 35 分)

過草青池後,不久馬上抵達亂石堆底部。亂石在太陽照射下,顯得熠熠發亮。wt 此時一馬當先往上衝,速度快得讓人感覺前面的路,他都走得很輕鬆的樣子。我隨後趕上,上了亂石堆向北轉,行一段箭竹林後,便抵達白姑大山頂啦!此時的視野還很遼闊,雪山西稜、雪劍線、北一、北二、畢祿羊頭、鋸齒連峰、奇萊、合歡、能安、干卓萬...什麼都看見了!

1035 亂石堆底部(休 35 分)

由於山頂太陽太大,我們到亂石堆底部陰涼處用中餐。

1257 2960 峰(休 10 分)

路途,還很遙遠啊!

1345 吉它營地

接著下來,是陡上海拔 300M 的考驗。

1455 白姑東南峰(休 10 分)

總算回到東南峰,真累,而水也喝完囉!

1555 司宴池



白姑南山之晨



Day3(5/3)晴



0620 出發

早晨看見色彩繽紛的干卓萬群峰,真漂亮!

0724 青青沼澤地

0741 三錐山(休 10 分)

0910 第二水閥處(休 10 分)

本以為有水的地方,結果一開卻沒水了。看來 wt 上來時,打開流出來的是水管內存的少許水。

0946 登山口

此次白姑大山,圓滿成功!



走完白姑後,覺得三天的行程,將白姑變得更容易親近了。只是它的箭竹林蠻多的,如果天氣不好,防水措施一定要做確實,不然搞濕身體,可是一點都不好玩的!



完整照片:http://www.flickr.com/photos/18413105@N00/sets/7215761759409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