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鼻吊橋看千兩山
2020/7/12
由昨晚投宿的銅鑼中興旅社走一高下三義交流道,再沿著 140
縣道一路向東。過了白布帆之後進入台中和平,過了桃山部落後再回到苗栗泰安。象鼻部落前岔路取左下過象鼻大橋進入部落,走一小段中象道路後轉入往梅園的梅象道路。於步道口找不到空位停車,迴轉至一水泥大水塔旁停。
舊時的古道今成了千兩山步道,但千兩山的名稱倒不如原本的象鼻山來得更貼近在地。步道入口第一階的木板已傾斜,至象鼻觀護所的階梯也長滿雜草。觀護所從前是警官駐在所,由水泥建物旁的展望可欣賞大克山及士林壩的風采。自觀護所之後山徑於樹林內行走,路況不錯。原始林內落葉覆蓋似乎比較不會長一堆有的沒有的雜草。
↑ 觀護所前看大克山與士林壩
在觀護所附近說有一顆森林點,但沒人找到,而且我也沒見到象鼻古道的岔路。
一般說來由觀護所至現今被稱千兩山南峰的樟林地界處是陡上路段。說陡上其實大部份都不算難走,只是大部份路段土質屬較細的沙石,下雨的時候可能比較容易滑溜。途中會有幾段拉繩,可能需要借助前人架的繩比較好上。展望的話大多是背向上山方向,以看鳶嘴山最清楚。
至南峰後坡度轉緩,其實離基點就不遠了。南峰的樟林地界上有隻蟬正在羽化,大概正在晾翅,一動也不動。很少能在野外剛好看到,趕緊喚倆小子過來看。這兒在上河地圖上標示為砲台遺址(日治時期陸地測量部地形圖標示為砲臺),但我是回來後才知道這資訊,在當時並沒有仔細尋找任何砲陣地的蛛絲馬跡。
這砲陣地的資料網路上也不太好找,僅在「臺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泰雅族北勢群誌」第八十五頁對於
1912
年日軍進攻泰雅族北勢群時的一小段描述中見到:「此日,千兩山、用心山等其他大砲陣地,拂曉開始朝敵方陣地進行猛烈的砲擊,給予新竹、台中兩前進隊的行動強大的後援。」
↑ 日治陸地測量部地形圖,千兩山附近
抵基點前稜線上的大相思樹很適合拍照,由步道入口走至山頂花了一小時三十分。千兩山約
h1127m,三等 No.
6629。山頂狹長無展望。抵達時才九點出頭,小兒子就吵著要吃午餐了。跟他說「早上九點你的很多同學才剛到幼兒園,如果他們一去就說要吃午餐,不是很奇怪嗎?」
這招似乎有用。
千兩山過後仍走在樹林內,路況不錯,且時時有布條指引。由千兩山基點處至主峰兩者落差不及兩百公尺,行經路徑的等高線也不密,因此算是相當好走。只是出了樹林後進入舊的開墾區,路況就變得差一點,有許多需要鑽及蹲下來通過的地方。wt
每次要鑽都會叫女兒趴著,但據說到後來女兒也抗議了。然而這種路以登山者來說,其實算是好走的。從前這種路我都拿刀出來砍,今日也有帶刀。但是自從
wt 與倆小子習慣鑽來鑽去後,省力也省時間,我就直接穿越了。
這段路也有展望可見盡尾山、東洗水山。
步道至主峰岔路前會走一小段水泥產道,然後在竹林中上切,直至主峰基點。千兩山主峰約
h1305m,森林點,也有人稱作千兩山北峰。稱北峰的大概是以點位等級來分,以有三等點的為主,此地在其北方,故為北峰。稱主峰的大概是以高度來分,三等點之處高度不及此,故稱基點峰。另外在日治時期的地圖上,千兩山(或千倆山)的標示都是在此處附近,因此稱此為主峰,或許也有其緣由。
↑ 後半草較多
↑ 步道與千兩山主峰岔路
↑ 步道與千兩山主峰岔路
↑ 千兩山主峰竹林上切處
↑ 千兩山主峰頂
↑ 步道北口
小兒子想在主峰小小的竹林內用餐,但我屬意至中象道路上再吃。回到水泥產道處後小兒子又說要在這兒吃,再度說服他後,循步道一路下至步道北口。中間會經過一顆山字水泥柱,路況的話不算差,隨處可見既有步道的蹤影。
↑ 步道北口
出了步道北口後,終於再也說服不了小兒子了。我的打算是要找處好展望用餐,但小兒子堅持要在步道出口吃,只能依他了。往來中象道路的車輛不算多,我們坐在路旁倒也不妨礙車輛通行。用餐時好幾位穿著跑步裝,手拿刀子的人上來,一問之下原來是台灣熊跑山俱樂部的。他們為了兩星期後的活動,先來砍草。
用完餐就一路沿著中象道路回到早上停車處,途中展望蠻不錯的,可惜永安山及百志興保山這些較裡頭的山都爬滿了雲。回到停車處後又再轉往象鼻吊橋處遊覽一下,今日這兒無午後雷雨,藍天白雲的天氣格外好拍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