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出水坑步道登篤鼻山

篤鼻山頂 


2014/4/6


上回由水社寮登四天皇山後,便一直想再登四大天王山中另一較好走的篤鼻山。它除了可以看見茶園風光之外,在茶園處的視野及展望也相當地好。並且篤鼻山是四大天王山中唯一有立三角點的山頭,所以真可謂不可不訪呀!


由玉井出發至竹崎交流道下,約費四十五分。行至市區,一樣買火雞肉飯後,再接 166 縣道至約 64.5K 出水坑步道停車場,這是在上山時的一個道路右彎處,如果沒仔細看里程,可能就會錯過。由竹崎交流道至此約是四十分,所以由玉井來這兒總共是一小時二十五分。


開始講登山情況之前,先來看看這兒在日治時代的地圖是怎麼標示的。


1924 年發行的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


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篤鼻山 


可以看出篤鼻山在圖中稱作為「馬鼻山」,而目前稱四天皇山的叫「天王山」並括號標示它在水車寮(現水社寮)。接著再來看看最後更新年份為 1916 年的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篤鼻山 


看得出來蕃地地形圖中對篤鼻山的稱呼又與現今相同了。而天王山則叫「四天王山」。圖中對阿里山鐵路在獨立山附近的螺旋設計畫得蠻傳神的。最後再來看看二萬五分之一的經建地形圖(第三版)中標示的現今四大天王山的山頭們:


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 (第三版)-四大天王山 


看到這邊可就有趣了,篤鼻山的稱呼不變,但是青園山變成四大王山,而現今稱的知鳥山及四天皇山則只標示山頭高度。


比較這三種地圖,還真是有趣。其實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因為比例尺太大了,所以天王山的文字打上去好像就涵蓋了目前由四天皇山至青園山的區域。我是以後面括號所寫的地名來推算的。而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中標示的四天王山,位置就是在目前水社寮附近(以阿里山鐵道在水社寮附近轉彎來認)。然而到了經建版地形圖中,與四天王山這類稱呼最像的便是「四大王山」,但怎麼就被移到篤鼻山旁邊了呢?查了一下目前 Google map 中四大王山的位置,看來是與經建版地形相符。


其實如果以這篇網誌中由別處看篤鼻山的山型,看來是以馬鼻山最為傳神。該篇網誌也稱,是不是這兒多竹林,所以替「馬」加上「竹」成為「篤」以彰顯風雅呢?如果真是如此,這山名以山型加上內涵,倒也真是夠傳神了。


回到出水坑步道,指示牌上標明長度約 1330m,全程皆為石階步道。大部份步道都在竹林內行走,草有一點點長,但還不至於蓋住石階。目前是春筍生長的時期,步道上時常可以見到春筍的蹤跡,有些還長得特別大根。


出水坑步道


出水坑步道


出水坑步道 


步道止於高點茶園處,這兒風光看網路上的網誌所拍,是相當地好。可以眺望瑞里、瑞峰地區,並且看見阿里山遊樂區內的塔山及險峻的聖觀音峰。縱使在天氣不好,像我們今天來這樣起霧時,看看茶園內風光也令人感覺心曠神怡。我們在步道終點石階處休息,並放下 zy 讓他很高興地走來走去。


出水坑茶園


出水坑茶園 


往篤鼻山的路在出水坑步道終點再往前的下坡產道,叉路口地面有紅色噴漆畫三角點的圖樣指引山友。產道走沒多久便雜草叢生。不久後進竹林,步道路徑兩旁的草更是高過腰際,有些路段的路面更是有稍微被遮到的情形。產道走不久,經過一小崩塌架有竹橋,但我們由旁邊走過。再不久便可見到右側有明顯上坡山徑,便是往登篤鼻山的路。這段山徑路跡明顯,但是倒竹及兩旁的草有點惱人。揹著 zy 的我,時常要半蹲甚至是全蹲才能鑽過倒竹。在一處我彎的不夠低,zy 的臉被竹子給刮到,他當場哭了起來。不過他也真夠勇敢,我們稍微安慰一下他便又睡去了(是很愛睡覺?)。一直到山頂他才被我們叫起來。


快接近篤鼻山頂與青園山的叉路這一段路是比較危險的路段。山徑濕滑,雖架有繩索但仍需小心翼翼。zy 此時睡的東倒西歪,還狀似快要由揹架掉出來,嚇得我們不得已在狹小山徑邊幫他喬位置並將帶子確實扣好。過了此段後篤鼻山頂便在望。


(以下路況圖片為回程所拍)


好大的竹筍


 


廢產道


全蹲


半蹲 


篤鼻山標高約 1423M,三等點一顆。山頂空間不大,無展望,也不太有好地形可以就地而坐。我們流的滿身大汗,也並不想在這兒吃中餐。於是簡單喝了水及吃餅乾後便直接下山了。我們回到出水坑步道終點茶園處用餐,起霧沒有太陽的今天,這兒才可以讓 zy 下來隨便走走,也不用擔心太陽太大。


總計由出水坑步道口來回篤鼻山,含休息共約四小時。


心得:篤鼻山會再來嗎?不過出水坑茶園景色值得再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