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知本森林遊樂區登見晴山

DSC08895

2025/10/12

見晴山(點名:見晴),標高 955 公尺,3-7099,台東卑南


見晴山位於加大奈山稜線上 1343 峰往東南延伸下來的稜線上,之後再度分為西南、東南兩股稜線。東南股稜線往下直到知本森林遊樂區舊觀海亭附近,也是今日要上登的路線。

早上起來女兒稍微退了燒,雖然可能身體還是不舒服,但問他是否可以爬山,沒有給否定的答案。買好早午餐後,驅車進知本。在轉進森林遊樂區的紅色鐵橋之前,路邊可以免費停車。第一次來不知道,所以彎進鐵橋,過後右轉進遊樂區的停車場,收費一次一百元。

DSC08879

我們是第一台車,整裝完畢後步行至大門口買票。今日適逢國慶連假,大人票價半價,只要五十元。小朋友優待票沒半價,也是五十元。步行進園區後,在教育中心前走樓梯上至遊客中心。一 志工問我們是要走難走的行程嗎?我回說我們要走好漢坡。

DSC08881

好漢坡約八百多公尺,一路是木楷梯往上,中途可見千根榕。好漢坡快到終點前,左側可通七里香步道。再上行不久,來到終點,建有一大涼亭。續前行為榕蔭步道,但步道崩塌封閉中。

DSC08882
↑ 好漢坡步道中途涼亭

DSC08883

DSC08884
↑ 千根榕

到了這兒,一時間找不到往舊觀海亭的入口。畢竟參考的是校長六年前來的資料了,那時用竹子圍住的荒廢步道,現在已經是雜草叢生,一點路跡都沒有。嘗試進入榕蔭步道找尋路跡,也沒找到。最後思考了一下,決定往雜草堆裡去找。一鑽進去,就看見一節腐壞的木條。由旁邊林內繞進去再繞出來,取刀開路,並通知後頭可以過來了。

DSC08916
↑ 好漢坡步道底往見晴山路徑

通往舊觀海亭的路底仍在,只有入口處草長得頗密。中間有一段有倒木、黃藤阻路,需繞加砍,過後可無礙至舊觀海亭,這兒有石碑「卡大地布先祖聚落遺址」。卡大地布是在一起或團結之意,別名「知本」,其為卑南族四大部落之一。觀海亭舊時可能有建亭?但今已不復存在。在平台上往東確可看見知本海灘,其右側上方有電視轉播站的即為西川山。

DSC08886
↑ 雜草叢生的舊觀海亭步道

DSC08888

DSC08889

DSC08891

DSC08915

往見晴山的正路在平台大石碑與小石碑中間的那個角落,隱約有點路跡。上去後順著往右鑽入林內,隨即踏石往左邊上切(上切的上方有舊布條)。不過我一開始沒看到左邊上切處的布條,於是又折回平台稍下方去找。後來對航跡修正,走回正確路徑。由好漢坡步道底走至此,天氣悶熱,身體感覺虛虛的。

DSC08892

續行的路時有時無,路況並不好。除了拿刀砍除擋路的植被外,不時也要彎腰行走,或跨過成群倒木,皆會多耗體力。本來就感覺不佳的身體更是疲累,頓時不太想走了。當我說出想撤退的念頭時,小朋友們倒是沒什麼反應,或許跟我講完、休息一下後又起身繼續走有關係?

DSC08894
↑ 加大奈、追分山稜線

DSC08914

第二次說出不想走的話時,wt 乾脆把能恢復體力的東西都拿出來吃。在吃過 IN、橘子、巧克力牛奶後,續行似乎愈走愈順,拿起刀的力道也加強許多。就這樣走過了知本越嶺古道的岔路而不自知,來到鐵杉區才發現校長記錄上的大倒木區也不知不覺就過了。

DSC08896
↑ 太麻里山

DSC08912

一路上除了找尋路跡,儘量也找較好走的路徑走,真不行才考慮自行開路。路徑上的布條不多,黃色帶格子的較新、完整,其餘的大多破舊到只剩下打結的地方。樹上偶有的箭頭噴漆也指引了一點方向。但整體來說,布條與布條之間的距離經常很長,大多需要做路判、走對方向才能看見下一條。在這個時候,離線地圖就幫了很大的忙。

通常由我走在前頭,依著自己的路判決定走哪。不過對於與環境快融為一體老舊布條,我經常看不見它們,這時候兩小子的好眼力就派上用場了。

DSC08908
↑ 樹上隱約的噴漆

花了三小時十五分,由好漢坡底涼亭出發登上了見晴山。在登頂前的平坦地,還看見左邊稜線就衝上去,結果方向錯誤。見晴山頂無展望,三角點立在乾淨、平坦但不大的空地上。鑑於我們沒有帶布條來綁,下山可能還得做路判以及預留的走錯路時間,大家在十五分鐘內很快速地用完午餐、拍完合照,便收拾下山去。兩個小朋友將基石四周的樹葉清除,露出平整的土。

DSC08898h

DSC08907

下山基本上就是原路回去,但偶爾還是會切錯方向。上山時有砍過的植被在下山就很容易辨認出來,再輔以少量布條、比對航跡,下山花了一小時四十分就回到涼亭。

DSC08909
↑ 路徑一隅

小朋友們很精實,說要再走七里香步道接森林浴步道下切回遊客中心。下午的步道上,人數並不多,走在林中也覺得無風、悶熱。回到遊客中心,小餐廳內坐滿了人,天氣熱很多人都在吹冷氣啊。在外頭休息區補滿了飲用水,回停車場,結束三天的台東行。

DSC08917

DSC08918
↑ 取右往七里香步道

DSC08920

DSC08921
↑ 七里香步道

DSC08922
↑ 取右往森林浴步道

DSC08923

回程依大兒的意願,再度買不好吃請報警大雞排,似乎這已成為來台東回程必吃的食物了。車行草埔隧道一路順暢,在接回台一線之後如預期地塞了車。今次約塞了半小時吧,於七點半回到家。

DSC08924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十年後再訪都蘭山、馬蘭社

DSC08828
↑ 陡下途中看都蘭山

2025/10/11

十年前揹著兩小子來爬都蘭山,印象中爬得蠻累的。回程的那段陡上走得氣喘噓噓,多靠了榕樹下的楊桃汁才讓我整個身體再度活了過來。

當時的十年後,因著女兒沒爬過,所以我們又再度來到了都蘭山。往登山口的道路好大段舖上了柏油,快到登山口前的民宅才轉回水泥路。七點出頭,停車場已經四分之三滿了。

DSC08816

DSC08817

七點半開爬。今日天氣炎熱,穿著長袖走,在一開始時最難熬。那種環境悶熱、身體汗還未流出來的阻塞、不適感,都在在考驗山行者是否沉得住氣。對都蘭山步道路況的記憶已不復存在,原來一開始就是木階梯。兩個兒子領軍,一路快速上行。在後頭的我們及女兒,跟得有點勉強。

DSC08818

DSC08821

果然女兒不久後就喊累了。我提醒他需要調整呼吸配合著步伐,以自己的步調為主,不可硬跟著哥哥們的速度。前行的兩個兒子,小兒本來體力就不錯,大兒則看起來是勉強跟著的,不久之後也漸漸地跟不上。累加上天氣炎熱,他開始不耐煩起來。

都蘭山步道熱門,路徑寬大清楚。許多落差架設有木階梯,較陡滑處則有架繩確保。今日艷陽高照,未至稜線之前真的頗熱的。大兒子落在最後頭,我則多嘴跟他說水不要一直灌,讓他喝起水來都沒滋沒味的。女兒跟 wt 似乎節奏上來了,我與大兒一路在後頭追,卻始終不見他們人影。

上稜,馬上就是一個可看鹿野地區的展望點。這兒算是結束第一段陡上,坡度要再爬上 1134 峰附近才漸緩。接下來的稜線路,除了普悠瑪祭台後的那段陡下,皆只能算是小小的上下而已。大兒在登上稜線後,情況轉好,速度漸漸地加快。想起十年前他被我揹在後頭,大概只能一路聽著爸爸的喘氣聲。

DSC08822

DSC08823

DSC08824

DSC08826

來到普悠瑪祭台,據說這兒是卑南族與阿美族立界互不侵犯的石碑。本以為 wt 會在這兒等我們,結果不見人影。祭台上供著好幾瓶紅標米酒瓶,大兒連看著不看,休息一會喝個運動飲料就走了。普悠瑪祭台過後再一段,即迎來陡下,陡下的路段有好展望可看見西北方的山巒。其中天宮堡壘由此看尖尖的,另人印象深刻。

DSC08827

DSC08829

DSC08830

DSC08832
↑ 尖尖的天宮堡壘

DSC08834

在未到最低鞍之前,總算遇見先行的 wt 他們。因為開始有一些地形,女兒的速度變慢了,大兒順勢超過。之後的上坡路段並不陡,大伙兒一起登頂。

DSC08836

DSC08837

都蘭山頂設置了好幾個休息椅,山名的立牌與十年前不一樣了,它轉了一百八十度,這樣大家拍照,就可以將名字與一等三角點的字同時入鏡。在山頂休息途中,很多人都上來了。兒子們跟抓到的甲蟲玩得不亦樂乎,到了跟他們約定好下山的時間才願意將牠們放回去。

DSC08843

DSC08844

下山仍遇到許多人正要上山。回程的陡上,這次走來輕鬆許多,畢竟我不再是揹重裝了。三個小朋友一直在比賽看誰找到最多隻甲蟲,兒子們竟然跟女兒說,他們一個負責看旁邊,一個看路上,然後叫女兒看空中。女兒一聽,看空中?!這是哪裡找得到啊!看他們邊走邊找,我們認為下山搞不好比上山還要久。

DSC08847

DSC08852

DSC08853

DSC08854

DSC08860

下午稜線起了霧,這也是都蘭山這兒常見的氣候。走在稜線上開始有了風,涼快許多,不過自稜線下切後,就又熱了起來。有隊伍坐中巴來爬,似乎以普悠瑪祭台為目標,而非山頂。女兒在下稜線後,狀況似乎轉差,開始會想要休息。回到停車場,車已停滿,稍下方的房子附近也停了不少車。看了看時間,十二點整。我們花了二小時登上山頂,休息半小時後下山,一樣也花了二小時回到停車場。

DSC08861

DSC08862

DSC08864
↑ 鹿野溪

DSC08867

DSC08869

DSC08871

DSC08872
↑ 登山口涼亭展望

下山後先拜訪一下失而復得的馬蘭社一等點(點位),之後便往史前文化博物館。這兒我們以前都認為「會有誰想來啊?」結果就是我們這群有國中生的家庭,因著課本有提到而想讓小朋友們來看看。不過參觀的途中,一直被兒子們趕,因為在這兒多看一分鐘,他們待會海邊玩水的時間就會少一分鐘。

DSC08877

DSC08878

到海邊之前買了七里香水煎包,好大一顆。wt 被外籍員工比的大小給誤導,一次買了十顆。本來這只是晚餐前的點心,結果最後變成了晚餐。台東海濱公園停車位蠻多的,不用收費。不過這兒沙灘腹地不大,浪有點急,女兒不是很喜歡。

回民宿前仍是買了兩個便當,怕兒子們吃水煎包吃膩。晚上女兒發燒,看起來下都蘭山時,他身體已開始有狀況。明天預定要進知本森林遊樂區登見晴山,但能不能成行還得看女兒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