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久無人跡 - 保和以山
↑ 保和以山產道眺石可見山
2017/11/25
力里山與保和以山僅隔著一條力里溪,在登力里山的途中即可看見它那緩平的山頂。擁有一顆二等點的它,熱門程度卻與力里山有著天壤之別。或許是前往山頂的產道維護不易,也許是不若力里山有著許多樹蔭可在炎熱時節躱太陽,也許是高度不足七百公尺…太多的也許,也都只是猜測。對山友來說,其上的二等點有著一種魔力,讓未曾拜訪過的人總不怕辛苦去摸它一把。但也讓拜訪過的人,並沒有想再訪的念頭…
今天我們一家車子停在產道口,一開始我們就決定要自己踢上去。我們並不是擔心路況不好,而是想要完整走完這產道,讓運動量夠一些。不過在走完前面的水泥路之後,我們就慶幸我們車子沒開上來。水泥道的部份路況算是整段最好的了,但是兩旁的植物仍有刮車的疑慮。水泥路之後的土路,植物生長更茂盛,路況也更不好。或許真正的四驅車沒問題,但我們這台偽四驅車還是算了吧。
慢慢踢產道的好處是可以隨著高度上昇,看見周圍群山不一樣的風景。大漢山、姑子崙、石可見隨著視野開闊羅列在東方,東南方的力里山以大山之姿,看著我們一步步地往上走。北方是盆貿里山、久保山南峰,皆是我還未曾拜訪過的山頭。
產道中途我們有見到人類的排遺。在抵 3.5K 之前,也有段被整理過的山坡上種滿了相思樹。本來以為前者是山友所為,應是近期有人來找過三角點。不過在 3.5K 之後,土石路的路況急轉直下。草多且雜之外,整條路還時常擋著完整的蜘蛛網。我取刀往前砍一段之後,覺得小朋友可能走這段會超盧的,有了放棄的念頭。一家人便在 3.5K 處休息。這兒另有條腰繞土石路往另一方向而去,不曉得通哪邊的?
休息時 wt 見我心有不甘,在得知約剩下一公里多之後,便建議還是上吧,免得有了遺憾。因此便由我在前先開路,wt 帶著倆小朋友慢慢走。小朋友果然在後頭一直哀,速度很慢。而我在前頭要砍草撥蜘蛛網整路況,速度也快不起來。花了很久時間,走了七百公尺,來到 4.2K 從前機車停車處。在此要轉離開主線,轉向往三角點過去的支線土路。
產道一景。
支線土路在前輩的描述,是視野很好,走來愜意的地方。不過今次草長及膝,走來一點都不舒服。隨著體力的下降,開路前進的速度又更慢了。走著走著竟然就錯過了往三角點的上切點,還往前砍了好大一段路才發現。而上切點上去後,總算見到了今日第一次見到的老舊路條。不過路徑全失,通通回歸大自然了。
支線土路下望力里社區及南和大橋。
整理過後的上切點(登山口)。
本想沿著土路往前,看看它是不是有更好的上切點。但皆徒勞無功,前人的上切點看來是最佳的。於是 wt 建議我放背包,往三角點開路。她接著晚點再上,以最快速度來回。小朋友則在原地休息。
上切點到三角點短短一百公尺,但是植被茂密,硬是用手撥、用腳踏、用刀砍,才勉強突破重圍,來到山頂下的廢土路。土路至山頂的土丘,仍然是植被茂密。挑了條比較好走的,一樣用手撥、用腳踏、用刀砍,抓方向上到高點,總算看見釘有登頂牌的那棵樹。倆個人散開找,很快便找到快被淹沒的三角點。保和以山約 h685m,二等 No. 1106。山頂原無視野,但在前陣子山頂被剷平之後,視野大開。但剷平之後沒再有其它動作,因此很快又回歸大自然了。
廢土路硬切上三角點。
我們草草拍了登頂照,便急著回去找小朋友。倆個小朋友也真勇敢,默默地吃著 wt 出發前給他們的麵包,沒有吵鬧的樣子。
下山的路途比上山快多了,只需要稍微注意又再結起的蜘蛛絲即可。下午三點回到 3.5K 處,四點多回到停車處。車子駛回力里社區時,路燈都亮起來了。回想一開始 wt 問我要走多久,我回答約莫一、兩個小時可登頂吧。結果這一來回竟花了快要七個小時。倆個小朋友回來後還說以後不要來這座山了。我想我同意他們的說法。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更上顛峰 - 登力里山
2017/11/19
帶倆小子爬山是與平常大人完全不同的感覺。他們總是在一開始的時候走的不要不要的,但是隨著距離拉長,不知是否熱身了,還是接受必需往前走的事實,他們總愈走愈順,有時順到跟一開始簡直判若兩人。平常大人一個抬腳就上去的落差,對小子而言是可以手腳並用,當爬蟲類的時刻。走在旁邊是邊坡或山崖的地方,大人們總顯得神經兮兮。但他們卻一副天塌下來也不怕的樣子走過去。
風景對他們來說,或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登頂後可不可以找到禮物,及等一下要吃什麼餅乾。偶爾跟他說遠方的山名,他們不就是一字不漏地複誦出來,就是亂講一通。這次我走在前頭,跟後頭的 zy 說右邊是北湖呂(山)。他接著跟後頭的 zm 說北湖呂,結果 zm 喔了一聲,跟最後頭的 wt 說:「哥哥說他要吃餅乾」。
好一個假傳聖旨招式。zm 是你想吃餅乾吧!
行前本擔心力里山對倆小子太難,有走到哪算到哪的心理準備。怎知他們一路上攻,三個半小時不到我們就登頂了。海拔上昇雖不及上次的東卯山,但也是相當接近的數字:1025 公尺。而且東卯山下山時,zm 很大段都被揹上肩,zy 也回到登山口就被揹上肩。這回他們倆個都自己完整的登頂再回到停車處,進步幅度很明顯。
力里山在秋冬時節來,真是一座不錯練腳力的山。步道清楚,總上昇雖多,但是它的步調是:爬坡、緩路、再爬坡、再緩路。陡坡之後來的緩坡,對體力調節有很大的幫助。中途許多地方展望也相當好,無論是山景還是海景都看得到。下山本想再去找上回漏掉的臼卡拉布亞恩山北峰,但…這回還是漏掉了。只好等待下回真正有緣時吧!
以下是隨意拍拍。
寶慧休息站前看(由左至右)保和以山、盆貿里山南峰、盆貿里山、久保山南峰、久保山及最後露出來的南大武山。
南部冬天的空污一年似乎比一年更嚴重。只有來到山區,才能稍稍緩和。
途中看南方的北湖呂山。上回就是在這兒看見它,然後接下來的星期假日就去拜訪它了。
倆兄弟現在走著走著,愈來愈懂得聊天了。
高處看久保山,後方南大武、衣丁、茶仁在雲瀑中。
途中的工寮。山徑自其後方咖啡園穿過。
沿著產道下行,不取捷徑下到一寮土雞城。途中可以看見剛剛上去的力里山。
更往下,連石可見山都出現了。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石壁木馬古道、番子田山
↑ 往木馬古道途中看嘉南雲峰與石壁山
2017/10/29
番子田山本來是以為由竹山天梯再更深入,才能登的一座山。結果有次發現這兒竟然有座朱銘的藝術品,稱作雲嶺之丘。這兒可由雲林石壁走木馬古道上來,然後回程繞一圈回到石壁。約莫六、 七小時的步程,正好適合我們家倆小子。於是在天氣許可下,便來安排這趟行程。
石壁這兒的住宿選擇不算少,但是它地處深山,住這兒張羅餐點不容易,勢必要吃住宿處的。想了一下,不如就在雲林市區找間便宜住宿,然後一大早將餐點買好,再上山來健行。於是就有了昨日住斗南的這個安排。斗南這兒許多東西便宜大碗,也不錯吃。對這兒的印象還算不錯。
由斗南一路開了一個多小時,抵達石壁東碧山莊前,一處鐵皮屋旁的小空地停車。我們由其旁的小產道上去,然後取左側花岡岩步道上行。這步道似乎才剛整理好,一路通往上方的宮廟。但是往木馬古道不能一直走這步道,而是在途中取左方微往下的產道。我們走錯了,一直到宮廟前問了當地人,才回頭。
產道一路往前經過茶園,路上沒有往木馬古道的指標,所以我們一路跟著航跡走。第一個岔路不要取右上往受天宮的路,而是取前方往下的路。接著經過大片的茶園,這邊就開始出現路條了。一路跟著產道上行,需要踢不少時間的路,才能抵達木馬古道的入口。而這一路上沒有看見任何指標。
木馬古道入口(終點)。
木馬古道入口,也是終點,其實就是一條土路產道。土路路況還算不錯,走來還蠻愉快的。途中有一架高的天空步道,方便大家就近欣賞杉林。自天空步道後有一段較大的爬坡,然後進竹林。竹林坡度接近高點時轉緩,然後便是最高處的觀景台。觀景台正對嘉南雲峰與石壁山。步道自此後幾乎是一路下降,最後出五元二角亭附近的木馬古道起點。
高點觀景台看嘉南雲峰與石壁山。更後頭還有獅子頭山。
木馬古道入口(起點)。
五元二角亭這兒屬於開車可抵達的地方,因此遊客比較多一些。自這兒我們還要再沿著道路往上,才能抵雲嶺之丘與番子田山。中途我們走杉林步道,除了可吸收較多芬多精外,走道路上去,也是距離較遠。出了杉林步道後向右轉,左方上頭便是番子田山。番子田山約 h1649m,二等 No. 1118。山頂目前正在建造大觀景台,三角點底座已經被水泥給固定住了。
杉林步道全是石階步道。
番子田山展望不錯,可惜雲霧已起。
朱銘的藝術品在山頂稍下方,我們於此休息用餐。天空此時烏雲密佈,但好險雲不是很黑,並未下起我們不想要的雨。我們原路回到五元二角亭,然後依往石壁的指標,走產業道路下山。產業道路有五公里多,不過一路下坡,所以倆個小子走起來還算 OK。產道最後會接上石壁的主要道路,於此右轉,再走段路便可回到東碧山莊。
下往石壁社區的產道。
產道途中的圖根點。
今日這樣走來快 13 公里,海拔上昇 h767m,約莫六個小時完成,運動量還不錯。石壁這個地方並不常來,但是其上的雲嶺之丘,看起來政府單位是有在建設的。雲嶺之丘視野展望良好,位處大片茶園中,如果不嫌路途遙遠,來這兒玩應該會蠻舒服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