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淡蘭古道中路 - 中坑古道、北豹子廚山、柑腳山、崩山坑古道環行

DSC01350

2023/9/30


離開台北已久,雖然是由這兒開始爬山,但早前的記憶並不全然清晰,也懶得去翻舊時相片。中秋連假,除規劃來這兒探訪一下黃老爺,當然也想好好地爬一下山。淡蘭古道,幾年前開始常看見山友分享,是從前是淡水至宜蘭的交通要道。

DSC01348

DSC01306

淡蘭古道分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中路由暖暖到外澳,我們今天則是要由柑腳的威惠廟,走中坑古道至越嶺點,然後轉東接崩山坑古道後向北回威惠廟。中間會順訪北豹子廚山與柑腳山兩座基點。

DSC01289

威惠廟廟埕廣大,車子停在邊邊可停好幾輛。這兒也是國光客運的一個終點站吧?由此出發搭客運也很方便,今日車輛不少,我們剛抵達時有好多山友剛出發。我們踏上北 42 區道,中途一位大哥在自家門前提醒我們最近都有下雨,要多加小心。走在馬路上,車輛還不少。轉進產道,路口有中坑古道告示牌。向一位往內騎機車的大哥點點頭,不久後他又騎回來了。下去後右側即是一大停車場,今日好多台車。

DSC01281

DSC01283

走在石子路上,經過一石頭土地公廟,蠟燭剛點上,似是剛剛大哥所為?經過一戶人家,禮貌性地互打招呼。走入山徑,過溪,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青翠的草地。再往內,發現似乎是舊時的梯田,但這草地怎會如此短而平整?前方有一隊伍,似也有小朋友在隊伍內。行至梯田尾端,架有一石造拱橋,後入樹林山徑。

DSC01284

DSC01287

DSC01288

DSC01290

DSC01291

DSC01294

DSC01296

淡蘭古道中路是熱門路線,只要備好離線地圖,再配合路條以及岔路上的山友指標,應該安全性蠻高的。幾個過溪點,都架有繩索可供確保。溪水並不深,穿著雨鞋可直接涉水而過,只要小朋友不要貪玩腳滑便好。

DSC01298

DSC01299

在最後的過溪處趕上前方隊伍,他們讓我們先行。在樹林山徑中上升,並不難走。張家古厝前坐了一隊伍,也不適合拍照,簡單取幾個景便離去。之後仍有一處像樣的古厝,但需稍往上走,並非路徑必經之處。

DSC01304

DSC01305

DSC01308

DSC01309

中秋了,但氣候仍炎熱。上至越嶺點之前要一段爬坡,大兒子耐性不足,開始抱怨,我們只能讓他在後頭慢慢跟上。接近越嶺點,一陣清爽的風自上方吹來,熱意全消。越嶺點這兒有顆鑛務課第 675 號的點,也是個四岔路口。與一位大哥在此閒聊,他今天打算中坑古道來回。我向他說明今日我們預定的路線,他說下回或許他可以由崩山坑古道那兒開始走。

DSC01319

DSC01310-horz

DSC01312-horz

由越嶺點往東,向下會再接回北 42 區道。在北豹子廚山西側登山口,大兒子與女兒留在此休息,小兒子陪我們上。上登的路徑清楚、寬大,且不時有架繩輔助。山頂有顆冠字號中(24)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約 h625m,展望也不錯,等會要去的柑腳山就在前方。

DSC01329
↑ 北豹子廚山西側登山口

DSC01328
↑ 北豹子廚山山徑

DSC01323-horz

DSC01325

DSC01327

原路回,在馬路隨意找了個方便坐下的地方吃中餐。與我們同停威惠廟,但先走崩山坑古道的三位山友經過,他們說崩山坑古道下坡石頭多,帶小朋友或許考慮走順時針比較好。

用完中餐,在以往我們會經過,卻不曾停下來拍照的茶壺拍照,結果卻由茶壺邊的山徑陡下了。走沒多久感覺怪怪的,才發現的確是走錯路了。正路要再往前一些,往左下才是。這段路是切馬路的捷徑,再接上馬路後,不久即將再東入山徑。

DSC01331

接下來的這段山徑起伏並不大,走來舒適。上柑腳山的山徑也很清楚,山頂立有一顆二等 No. 1150 基石及雙溪水源 10 水泥柱,標高約 h617m,無展望。拍完照之後再往前,由東側登山口接回山徑。中途岔路可走稜線山徑,但入口已是雜草叢生。大家還是都走古道的樣子。

DSC01335

DSC01336-horz

DSC01338

DSC01339

崩山坑古道由柑腳至泰平,路徑寬大好走,只是下坡得注意石頭濕滑,且石頭路還蠻大段的。本來在柑腳山頂見天氣灰暗,以為要下雨了,結果愈走氣候愈晴朗,也稍稍炎熱起來。wt 帶女兒走石頭階梯,只能慢慢地走。古道下到一古厝地後,也差不多要出產道了。崩山坑古道口停車空間不大,頂多三台吧!我們沿著產道接區道,走上最後一個上坡,回抵威惠廟。

DSC01345
↑ 崩山坑古道往泰平

DSC01346

DSC01347

DSC01351

DSC01353

DSC01359
↑ 崩山坑古道

DSC01363

DSC013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