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2019 秋.日本信州山行 - 05 平易近人的百名山.美之原、霧峰 (5/12)

DSC00451

2019/9/11

今日的預報皆為陰天。通常這樣的天氣上了高山也是一片霧茫茫,因此今日就走長野兩座簡單的百名山美之原與霧峰。美之原最高峰王頭標高約 h2034m,霧峰最高峰車山標高約 h1925m。兩座雖然是簡單的百名山,但是其視野與展望也是一等一。只不過我們的考量是不要在天氣不好時走太長的行程,因此這兩座便成了陰天的選擇。

我們計劃先上美之原,然後再走山路一路往南,去登霧峰。最後再往諏訪走,除了也是走自動車道的必經路之外,也順便去立石公園看看諏訪湖的景色。

美之原由松本市這兒走林道上去。日本的林道如果允許行車,路況也都維護得相當不錯。與台灣大部份林道路況皆差有天壤之別。大概他們林道的路況可以比擬成台灣省道的路況,而且搞不好平均還比較好。

林道一路盤旋上山,天氣陰有霧,沒看見什麼景色。原本預計由其北側美ケ原自然保護センター起走,但後來考慮不要開回頭路,因此改由其東側的入口進去。後者行走路途較長,但是因為坡度平緩,所以不會累到哪裡去。

DSC00373

東側入口有免費停車場,如廁需自行解決,或是在往美之原最高點王頭的路上岔去離步道有一百公尺的公共廁所。王頭為三角點所在地,上頭有間旅館,有接駁車行駛供住宿客搭乘。往王頭的路走在廣大草原內,這草原其實是牧場,當然上頭就會養有牛、馬之類的動物。中途經過一座美之塔,大霧中實在感受不到它有什麼特別。在大霧中拍照也提不起什麼勁,我們一直走到非常接近了,才突然看見山頂附近的旅館及巨大的通訊設施。

姐說有種突然蹦出來的感覺。我則想起恐怖片。

DSC00374

DSC00375

DSC00384

DSC00398

王頭的三角點立在空地中央,供人拍照的石碑則位在崖邊。我想像著由崖邊看向南方,鉢伏山那平緩圓潤的山體…一切還是無緣親眼看見。簡單拍照後我們就回程了,在停車場旁的商店買了幾個別針。離去時南方的霧有些散開了,但是陽光未露臉,景色感覺非常普通。

DSC00386

DSC00390

DSC00401

DSC00416

由美之原往霧峰要一路開山路往南,中間經過一間三峰茶屋有展望台,便下來歇歇腳。旁邊有座全是草坡的三峰山,看見一位山者正在上行。展望台視野相當好,回看美之原竟然霧散開了。這時候真想跟小叮噹借個任意門,回去王頭拍照。

DSC00417

DSC00421

DSC00422

DSC00425

天氣自我們從美之原離開後,有愈來愈好的趨勢。等到我們在車山肩停車場停好車,竟然是個藍天白雲的天氣,一行人看得出來蠻興奮的。霧峰這兒的主峰稱作車山,山頂有個大的雷達,想認它看這雷達就對了。由車山肩停車場至山頂是緩上的石頭路,景觀以霧峰這兒連綿的草坡為主。

DSC00433

DSC00435

車山山頂是一片廣大的石頭地,另外一側建有棧道,可抵一神社。神社再往下是車山吊纜車的乘坐處,zy 以為我們要坐纜車下去,但是下去的地方離停車處太遠,我們並不是要坐。會錯意的他在這兒有小盧了一下。纜車站這兒可欣賞到東方白樺湖與蓼科山的景色。蓼科山今日山頂仍然罩著霧,白樺湖還看得見。一位日本人在我靠近時跟我提到蓼科山,我回他我們剛好前幾天登頂過。

DSC00436

DSC00438

DSC00443

DSC00448

DSC00456

DSC00464

DSC00470-horz

DSC00473

回停車場我們不走回頭路,而是再往前往下接腰繞路回去。我們剛抵腰繞路時,北方的烏雲快速地飄向車山附近,讓我頻頻催促倆個小子走快一些。一隊日本健行者有序地登上附近的一座山頭,當我們還未腰繞完畢卻已下起急雨時,仍看見他們不急不徐地待在山頂。

我們心想,這烏雲帶著雷聲的,他們可真鎮定。

DSC00491

DSC00495

DSC00497

DSC00499

DSC00500

2019-10-07_08-53-38

2019-10-07_08-53-56

2019-10-07_08-54-12

2019-10-07_08-54-26

一路開往諏訪下山途中,仍然下著雨。我們在立石公園停車場停好車,然後在車內用餐。本來中餐要帶上車山吃的,但是走啊走的就變成要躱雨而沒吃了。在停車場正對著諏訪湖用餐,也算是佳餚美景了。

DSC00510

DSC00514

立石公園之所以這麼出名,是因為新海誠你的名字中的系守湖即是以此景為藍圖的關係。不時可見到年輕情侶在這兒賞景,還遇見台灣旅行者。台灣旅行者與日本人在行為上還是有明顯的差別。台灣人以湖為背景,擺出各種姿勢拍了數張相片。日本人則是簡單拿著手機拍一拍就結束了。台灣人看起來較活潑,日本人看起來較文靜。

回程在自動車道上看著山區的雲都散開了,似乎這幾天都是傍晚的天氣會轉晴。對於一個陌生的地方(雖然來第二次了),總是要花點時間才能摸清楚當時季節的氣候習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